查看原文
其他

校庆倒计时7天 | 校史剧反响热烈,北语人感悟初心!

六十载栉风沐雨、岁月峥嵘

六十载薪火相传、桃李天下

在北京语言大学即将迎来60华诞之际,由北语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《梧桐》,于9月8日在学校梧桐会堂隆重上演。倪海东书记、刘利校长等学校领导、教职员工、青年学生、离退休老同志、新入职教师、校友代表一起观看了演出。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赵灵山、副秘书长张君丽,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党委副书记宋永波等校外嘉宾应邀出席。

这是一部北语师生策划创作排演的原创校园话剧,全部演职人员均为在校学生,以中国学生为主,留学生为辅。该剧以反映北语校史、颂扬老一辈汉语教师为主题,立足于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,在采编人物真实事迹的基础上,通过多种形态的艺术加工,生动讲述了北语建校以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。

该剧时间线贯穿建校60周年历程,通过演绎一代代对外汉语教师的感人故事,展现了北语人“爱国担当、诚朴厚德、求真创新、开放包容”的精神。学校创建不久,事业艰难起步,办学条件简陋。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的新教师赵鹏来,和他的三位同事韩教仁、余士仪、何思科,与校长柳建业进行了一场关于理想的深刻讨论。而后的几十年,他们奋战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第一线,舍小家为大家,不断开拓创新,取得骄人成绩。一代代汉语学习者在他们的课堂中了解中国,一代代汉语教师在他们的感召下走向世界。梧桐见证了他们的变化与成长,见证了他们的友情、爱情、亲情、师生情。话剧展现了在时代变迁中北语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,展现了对外汉语教师的担当奉献与赤子情怀。

在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,话剧通过“玉汝于成+歌以咏志+广叶清音+梧桐情深”四幕徐徐展开,依次讲述了北语前身“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”初创时的感人故事,北语教师被派往巴基斯坦、法国进行汉语教学的故事,完成海外教学任务回国与子女团聚和情感冲突的故事,子女继承父辈事业成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故事。通过老中青三代对外汉语教师的故事,展现了北语人60年来始终与国家对外交流交往同轴运转,始终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梦想同向同行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部话剧是北语青年学子向北语的老一辈教师致敬,传承红色基因,发扬北语精神。在两个月的排演过程中,学生演员不断加深了对北语老一辈教师的了解,加深了对北语老一辈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北语精神的感悟。

《梧桐》话剧的演出得到了观众由衷的喜爱。一位学生观众表示,看了这部话剧,我被北语老一辈教师肩负时代使命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事迹深深感动,也更加明白了什么是家国情怀。作为一名北语人,我感到骄傲和自豪,我要向前辈学习,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

话剧谢幕时,北京语言大学校歌响彻全场,现场掌声雷动。

演出结束后,学校领导上台与演职人员合影。赵灵山秘书长、宋永波副书记、倪海东书记、刘利校长等与演职人员进行了交流。

原创话剧《梧桐》由北京语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、文学院联合制作。在话剧创作、排演和演出过程中,学校宣传部、学生处、校团委、校工会、档案馆、教师教育学院、汉语国际教育学部、离退休工作处、后勤服务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。


北语在新中国对外交往的大局中应运而生。60年来,北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,与时代同呼吸,不负党和国家重托,秉承“德行言语,敦睦天下”的校训,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了大量通晓中外语言文化的高素质专业人才。遍布全球的北语人,既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,也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往来、和睦相处、交流互鉴的亲历者和实践者。讲述中国,亲睦世界,这正是北语人不断砥砺奋进的生动写照。北语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历史最长、规模最大、师资力量最为雄厚,是该领域的奠基者、拓荒者。学校至今为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了22万名掌握中文、熟悉中华文化的人才,既有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卡塞姆•托卡耶夫、德国汉学家顾彬、现任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等一大批政界、学术界、外交界精英人物。更为重要的是,遍布全球的北语人既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,也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往来、和睦相处、交流互鉴的亲历者和实践者,为我国的外交事业、改革开放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北语也因此被誉为“民间外交生力军”。


重点推荐

△ 校庆倒计时10天 | 北京语言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(第四号)

△ 校庆倒计时9天 | 穿越历史,《梧桐》明日首演!


 校庆倒计时8天 | 你心心念念的“文创”来喽!

出品 | 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)

文字来源 | 教师工作部

编辑 | 徐媛媛


嘿,朋友,一起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“小联合国”点个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